活人,西幻/冷船爱好者
存文处:盐渍柑橘

【书评】常人无故事——评《82年生的金智英》

恐惧文化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讨论,犯罪事件的受害者中男性数量远超女性,但女性的恐惧比男性大得多……(有一种解释是有些犯罪几乎是针对女性的eg.强奸


Prydwen:

读完小册子激情快打书评。


欢迎转载,我希望它被更多人看,不过我知道没人会看这篇的(。


——








常人无故事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感情基本中立、情节和叙述都很平淡、篇幅短小的个人生活史小说。其中既没有苦大仇深的控诉,也没有强烈的批判或说教意味,不过作者显然试图借金智英之口点出一些社会问题,并且在一些篇章中间插入了统计数据。从这个角度讲,它似乎还是有一点寓言的味道。不过总体而言,并没有乏味到影响阅读的程度。


抛开网络上各路营销文案对此书的包装,是作者“社会学家”的身份吸引了我。因此,我也把这个身份纳入考虑,尝试解读她希望表达的内容。


 


一、表象与结构问题


(1)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


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换言之,一个人的兴趣、思想、习惯,遭遇的苦难、视为理所当然的真理,自以为完全独立思考做出的决定,很多时候其实由背后的社会环境及结构决定。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归结为努力、选择乃至运气的个人磨难,根本原因也可能是社会结构导致个体别无选择。


因此,有一类研究方法被称为“个案法”,目的就是通过分析深入某个个人或家庭,来揭示结构性问题、了解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展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1)。《82年生的金智英》这本小说非常类似个案研究。我在此仅举两个例子,说明可以怎样通过金智英的生活经历看出“社会建构的恐惧”和“职场上的结构性排斥”,因为这两个例子离我们中国社会更近。


 


(2)社会建构的恐惧


第三章讲述了一段金智英上高中时从补习班回家的经历。


表面上,这段讲的是她晚上坐公交车回家,碰到一个想要接近她的男同学而感到很害怕,后来在同车女乘客帮助下终于“获救”、安全见到父亲,回家后却被父亲批评“不够小心”。大部分读者都能get到男生自作多情、女职员和女学生相互关照、父亲不理解女儿等矛盾,但我想说的是,这段故事还反映出女性之间流传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隐秘的“恐惧文化”。


这种恐惧可能和身处的客观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即该男生可能的确自作多情,但未必有猥亵/性侵她的意图。他开头试图搭讪,说:



“你好。”


“你搭几路公交车呢?”


“感觉你好像期待有人送你回家似的。”



 


然而搭讪却引起了金智英超乎寻常的恐惧。她在车上“频频通过车窗反射的影子偷看那名男同学的背影,不寒而栗”“吓得冷汗直流、脸色惨白”,并隐蔽地向车上女乘客求救,借来手机给父亲发短信,要他到家附近的公交车站接自己。女乘客见到她的反应则很耐人寻味:



“‘同学,你还好吗?哪里不舒服吗?来,这里给你坐。’一名看起来像是上班族的女子,满脸倦容地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吓得冷汗直流、脸色惨白的金智英。”


“女子来回看了看金智英比出的手势和表情,歪头思索了一会儿,便从包包里取出手机,悄悄递给了她。”


“原本驶离的公交车突然停了下来,刚才那名上班族女子跳下车喊道:‘同学!同学!你忘了这个!’女子将原本自己围着的围巾拿在手上,一边挥着一边朝金智英跑去,那围巾一看就不像高中生金智英围的。”



 


这样,两个素未谋面的女性完成了一次高效、隐秘的沟通,完成了一次营救和脱险,然而近在咫尺的男同学对此毫无察觉。金智英全程没有解释,女乘客却好像一瞬间和她共享了头脑和记忆。事实上,她、金智英以及许许多多其他女性都具有这种“共享记忆”,或者说集体经验:



“这不是你的错,这世上有太多奇怪的男人,是那些人有问题。”



她时候安慰金智英时这样说。她们未必自己遇到过色狼,但都心照不宣地知道“世上有很多奇怪的男人”,因此在那样一个夜晚公交车上目睹一个女学生担惊受怕时,很容易就理解了她的恐惧,并且以最快速度做到了感同身受。




我国的女性也同样。一段时间以前,微博上流传着“女生单独住酒店安全小贴士”,包括如何鉴别浴室镜子是否双面镜、如何用椅子堵门;还有类似的“女生独居最好在阳台上晾几件男士衣服”。庞大的转发量让我意识到,中国女性——或许不是所有人,但终究有许多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的恐惧,它延伸到居住、出行、社交等方方面面,其详细完备程度甚至可以称为亚文化。


 


我前面提到了,这种恐惧和身处的客观环境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它更多来自于女性对环境的主观认识。以一个针对女大学生开展的研究为例,如果追溯让她们形成“被害妄想”的原因,则包括:



“以前听说教学楼厕所间会伸出一只手,就是想摸你什么的啊。”


“现在不是有很多那种囚禁啊,女性突然失踪了,囚禁个几年,性奴啊那种。”


“可能这些事情(指听说的校园中发生的性侵事件)我第一次遇见对我触动很大……”(2)





这些消息都不是确凿的,但在她们情感中都是“真实”的。都市传说、小道消息、网络帖子、真真假假的新闻,它们留在脑海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心里的主观世界,让她们一致觉得周围的环境充满危险,从而做出一些看似神经质的举动。每一条性犯罪新闻、每一个不了了之的案件、每一个女性曝光在网上的悲惨经历,都构成了许多女性共享的集体记忆,促成一种只属于单一性别的恐惧亚文化。


这样的恐惧本不必产生:黑夜、空实验楼、卫生间里,其实并没有坏人;迎面走来的男同学,或者在公交站试图搭讪的男同学,也未必就有恶意。但它还是牢牢笼罩人心,并且在无所不在的小心谨慎中,一次次复制自己。


 


(3)职场上的结构性排斥


除了恐惧之外,金智英另一段人生经历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位已育妇女如何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我们经常有种误解:那些选择做家庭主妇的女人是自己不上进,受不了职场环境的压力。然而如果以后见之明检视书里金智英的人生,会发现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没有太多选择余地。


首先,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他们夫妻就一直受到亲属网络施加的压力,并且这种压力最终转为夫妻间的矛盾。丈夫希望尽快生下小孩以平息矛盾,同时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协助妻子育儿和做家务:



“我会帮你的,别担心。我会帮孩子换尿布、泡奶粉、用开水煮纱布杀菌的。”


“我也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自由啊,可能每天都要早回家,所以不能见朋友,在公司加班或者参加同事聚餐可能也会有些不自在,工作完回来还要帮你做家务,肯定会比现在更累。然后呢,身为一家之主的我,嗯……抚养!对,还要抚养你们,所以压力也会非常大。”



 


然而他并不能代替妻子做怀孕、生产这两件事。整个过程中,金智英必须自己面对身体严重的负担,并且不得不考虑放弃她自己的事业:



“金智英与郑代贤讨论了很多种可能性,他们将生完小孩马上回去上班、请一年的育婴假然后再去上班、永远不回去上班这三种可能写在纸上,并整理出每一种情况诸如谁会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需要投入多少费用、分别有哪些优缺点等。要是夫妻都坚持继续工作,那么孩子就只能拜托在釜山的公婆帮忙照顾,或者请一名保姆来家里全天帮忙。”





老人和保姆先后因为健康和经济因素被否决,最终夫妻俩经过理性选择,决定让妻子在家专职照顾孩子,因为丈夫的工作更稳定,且收入更高。当时的金智英还没完全放弃重返职场的希望,丈夫也鼓励她:



“等孩子大一点,我们再偶尔请保姆帮忙照顾一下,或者送去幼儿园,然后你就可以读你想读的书,或者找其他工作,趁这个机会或许还能转行做点别的事,我会帮你的,放心。”



 


但是这个愿景实施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有孩子以后,她对工作的要求变成了“首要条件是可以尽可能自己照顾女儿,不需另请保姆,能趁孩子托管在幼儿园时就能完成。”


有什么工作满足这种要求呢?当然只有非正式雇佣的临时工,或者兼职了。金智英的妈妈是这样,她自己兜兜转转也走到了这一步;与此同时,大量韩国和日本主妇均是如此,NHK纪录片《女性贫困》中展现了日本社会的这一面。已婚已育的妇女为了兼顾照顾家庭和赚取收入,事实上成为了“次级劳动力”。


并不是她不想工作,事实上她很喜欢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可是,她有选择吗?或许曾经有过,在她生育之前、留在正规劳动力市场内的时候。然而即便是这个劳动力市场,也在排挤作为它合法一员的女员工,理由是企业逐利动机与她们需要承担生育任务的情况相矛盾。这其实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企业主动在招聘、任务分配、升职等诸多环节舍弃“缺少价值”的女员工,导致在已婚妇女同丈夫的协商中作为收入低的一方更容易选择回归家庭,于是企业得出女员工“缺少价值”的结论,继续舍弃女应聘者和女职员。




所以,以我们读者的视角来看,从生下孩子那一刻起,她的选择范围就几乎被框定在母亲走过的路上。决定她人生道路的并不是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在这个社会的生产结构中,并没有适合已婚已育妇女追求个人职业发展的位置。


 


二、《金智英》一书的价值


以上列举了两个通过现象反映结构问题的例子,但我认为,本书最大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此。这样影响力广泛的小说,价值不在于传播什么“观点”——事实上作者也没有试图陈述什么旗帜鲜明的观点——而是借金智英之口点出了整个社会心照不宣的沉默:



“为什么母亲从没喊过一声累呢?不只是金智英的母亲,就连周围已经生过孩子的亲戚、前辈、朋友,也没有一个人告诉她最真实的育儿生活?”





这个疑问多像我在那篇著名博文“生育中的屎尿屁”下方看到的评论,或许来自生过孩子的妈妈,或许来自还没结婚生子的年轻女人、女学生: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为什么没人说过生育是一件这么痛苦、这么没有尊严的事情,而不只是“伟大”和“幸福”?为什么没人提及可能留下永远的后遗症,而不只是“身材走形”那么简单?


金智英也在问:为什么没有母亲说过自己有多辛苦?为什么别人不知道,她们因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还有人生规划、未来梦想等种种东西?




这样的书意义就在于此,就在于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还有这样的问题。它本不必做到学术论著的严谨、深刻、全面,也不该承担论证道理的职责;它该传达的不是观点,而是意识。尤其对于那些还没进入社会的女学生来说,不论她们将来人生规划如何,这故事意义就在于善意提醒:


生活也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呀!


 


另外,还有一件事必须要阐明,那就是金智英并不处于社会底层。换言之,她不是因贫困、疾病、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而生活困苦的极端个例。她的出身家庭经历过经济拮据,但没到贫困的程度,且后来状况好转;她的父母、姐姐、朋友都关心和善待她;她受过高等教育,离职前从事白领工作;她丈夫无不良嗜好,职业正当且收入尚可,对她态度一直挺温和;她的孩子身体健康……


她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然而即使如此,她依然精神失常了——这就是让人警醒的事。事实上,被我们冠以“普通”和“正常”的生活中,到底有多少让人异化的东西呢?她“怀孕—生子—退出职场”的生活如此,中国农村男性(及其父母)必须要“攒钱—买房—娶媳妇”的压力难道不是吗?大城市年轻人被迫996难道不是吗?中产父母自孩子出生之日起奋战的“学区房—课外班—高考—名校”马拉松,难道不是吗?他们辛苦培养出的人中龙凤孩子,最后不还是走上了被资本当成螺丝钉的996之路?


所有这一切,难道不都是背后有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推着我们,逼迫我们不得不走上这样的路,然后在永无止尽的循环中日渐消磨掉自己?


然后,我们只是美其名曰“生活”。


 


三、对其引发争论的思考


说了这么多,我最后还想谈一点我对这本书所引发争论的看法。中国似乎还没看到大规模的争吵,不过在韩国似乎它被一些人视为“煽动性别对立”之作。我个人认为,持此观点的中国人中,相当一部分大概没看过正文,只对被摘出来那几个名句——以及借助它们编出来的营销文案——断章取义;另外一小部分,或许是被长久围绕性别问题鸡同鸭讲、争执不休的中文互联网环境训练出了巴甫洛夫反射。


 


我所谓的鸡同鸭讲,指的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分成“男”和“女”两个阵营为各种问题吵架,并认为这是在讨论“女权主义”或者“性别平等”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根本够不上讨论的格,因为双方没有基础共识,意见也无法有效沟通,只能争论表象,也就是“谁对谁错”罢了。而争吵双方通常在一开始就没有听对方的话与妥协的打算,归根结底还是党同伐异。


这样的讨论十有八九没什么价值。之所以在中文网络上会吵成这个样子,我觉得是因为“女权”这个词——其实是许多门类复杂的性别研究理论的统称——在网上传播时,一开始就走了党同伐异的路径。或许学术界有一小撮学者系统研究性别理论,但对大众来说,我们接触到的性别理论实际上是空中楼阁。


 


这意味着,我们既没有西方女权主义产生的人权思想、自由主义、启蒙主义等经历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以及他们按部就班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逐步社会转型;也没有对本土文化环境、制度进行系统检视和思考,尤其没有把新中国建国后两次剧烈制度环境变化(及其带来的猛烈社会转型)纳入考虑,而直接移植了西方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概念与口号。结果是,我们只移植来一层最表面的皮毛,这层皮毛经过互联网碎片化传播再磨灭一半,变成了带有党同伐异色彩的“男人赚了,女人亏了”式论述,俗称田园女权。


我不好说这类争论完全没意义,毕竟对有些人来说,能表达抗议本身就有重大意义。但就我个人看来,面对此类争论,不论哪一方的观点,最好的都还是冷静观看,谨慎接纳。说到底,与其把自己当做一个“男人”或“女人”来思考,我倒觉得不如只把自己当成一个“人”。


 


————


涉及到的两篇文献:


(1)熊秉纯,2001,《质性研究方法刍议: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05期


(2)周培勤,2016,《隐形的宵禁:性侵忧虑和女大学生的校园空间使用》,《妇女研究论丛》06期

评论
热度(23)

© Erica | Powered by LOFTER